海洋資源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學位單位】:大連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F239.4;P74
【部分圖文】:
圖 1-1:思路框架圖Fig1-1:Idea frame1.3.2 研究方法運用辯證的思維方法,以海洋資源發展利用的客觀規律為依據,本論文采用文獻分析法、理論推演法、實證分析法和問卷調查法等對中國海洋資源審計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構建研究。(1)文獻分析法。本文通過大量檢索和查閱國內外有關海洋資源審計研究以及海洋資源審計評價指標研究等相關資料,對資源審計評價指標建立的研究資料進行系統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在現有研究基礎上,理清構建海洋資源審計評價指標的脈絡。(2)歸納分析法。基于部分城市海洋資源審計的實務開展情況,分析其特點和存在的阻礙,再基于 PSR 框架歸納分析海洋資源審計評價指標,同時結合遼寧省的實際情況予以論證。(3)案例研究法。本文通過運用遼寧省海洋資源審計這一具體的案例,結合 AHP 層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寶劍;;合理利用海洋資源刻不容緩[J];廣西水產科技;1998年04期
2 秦慧敏;;《保護海洋資源》[J];美與時代(上);2018年11期
3 王萍萍;;“中國的海洋資源”教學設計[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8年14期
4 徐敏;在教學中滲透海洋資源教育[J];生物學教學;2005年01期
5 王澤宇;盧雪鳳;韓增林;;海洋資源約束與中國海洋經濟增長——基于海洋資源“尾效”的計量檢驗[J];地理科學;2017年10期
6 張金珍;張銳;;立足區域海洋資源 促進駐濰高校海洋教育發展[J];濰坊學院學報;2015年05期
7 史子慕;;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問題的分析[J];快樂閱讀;2016年16期
8 ;奇思妙想[J];課堂內外(小學智慧數學);2017年04期
9 王建民;;兩岸海洋資源的合作開發與保護[J];今日中國;2014年12期
10 孫悅民;張明;;中美海洋資源政策比較[J];國際展望;201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升;海洋資源與海洋經濟的耦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9年
2 譚映宇;海洋資源、生態和環境承載力研究及其在渤海灣的應用[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賀義雄;我國海洋資源資產產權及其管理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4 薛山;填海造地的海洋資源產權價值流失與測度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5 郭晶;基于非市場價值評估的海洋資源生態管理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6 梁飛;海洋經濟和海洋可持續發展理論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7 王啟堯;海域承載力評價與經濟臨海布局優化理論與實證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8 段志霞;海洋資源性資產的保值增值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9 程娜;可持續發展視閾下中國海洋經濟發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10 柯麗娜;遼寧省近岸海域環境問題與承載力分析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師嘉;海洋資源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大連海洋大學;2019年
2 楊帥;海洋資源資產審計障礙分析及應對策略研究[D];山東工商學院;2019年
3 鐘利達;中國海洋資源環境經濟復合系統承載力及協調發展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年
4 遠芳;中國海洋資源強度測算、影響因素及收斂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年
5 徐靜;中國海洋資源消耗強度變動的因素分解效應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年
6 劉瑤瑤;基于區域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山東省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現狀分析[D];青島大學;2014年
7 孫悅民;我國海洋資源政策體系的問題及重構[D];廣東海洋大學;2010年
8 楊元豐;海洋資源環境審計研究[D];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2016年
9 王靜;海洋資源價值評估理論與方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10 傅聰;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887057
本文鏈接:http://www.178750.tw/jingjilunwen/sjlw/2887057.html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