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縣產業扶貧績效評價研究
發布時間:2020-12-15 11:42
我國雖然在反貧困問題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絕對貧困的人口仍然存在,且存在著貧困人口多、貧困區域分布廣、相對貧困人口越來越多等問題,我國現階段的扶貧工作愈加艱難。產業扶貧在2001年被提出后,已經成為了我國非常重要的一種扶貧方式。張北縣作為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國家級貧困縣,近年來通過農業產業、旅游產業、光伏產業等方式,已經先后幫助了近2萬人脫貧致富。但張北縣產業扶貧長期實行的是粗放型的模式,對扶貧人口之間的差異、貧困村之間的差異、扶貧項目之間的差異考慮太少,導致出現了產業扶貧收益未能完全流向貧困人口、存在一定程度的扶強不扶弱等問題。本文以績效評價為基礎,探尋產業扶貧項目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優化張北縣產業扶貧的建議和對策,以提高貧困人口在扶貧項目中的參與度與受益度,提高產業扶貧的績效。本文以公共受托責任、增長極理論、資源稟賦理論為基礎,采用文獻研究法、主成分分析法、皮爾森相關系數法等方法對張北縣產業扶貧問題進行分析。構建了短期和長期績效評價指標,通過科學的方法對張北縣產業扶貧績效進行評價;并選取了多個績效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剖析各因素對績效評價結果的貢獻,尋找產業扶貧項...
【文章來源】:河北農業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綜述
1.3.1 國外研究綜述
1.3.2 國內研究現狀
1.3.3 文獻述評
1.4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4.1 研究內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創新點
2 相關概念和理論分析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貧困的內涵與成因
2.1.2 精準扶貧的內涵
2.1.3 產業扶貧的內涵
2.1.4 績效評價的內涵
2.2 相關理論
2.2.1 公共受托責任
2.2.2 增長極理論
2.2.3 資源稟賦理論
3 張北縣現狀分析
3.1 張北縣基本概況
3.1.1 行政區劃與地理位置
3.1.2 資源狀況
3.1.3 經濟狀況
3.2 張北縣貧困狀況
3.2.1 張北縣貧困現狀
3.2.2 張北縣貧困成因分析
3.3 張北縣產業扶貧現狀
3.3.1 農業產業扶貧
3.3.2 旅游產業扶貧
3.3.3 光伏產業扶貧
4 張北縣產業扶貧績效評價
4.1 主成分法概述
4.2 評價指標選擇
4.2.1 短期績效指標
4.2.2 長期績效指標
4.3 張北縣產業扶貧績效評價
4.3.1 確定指標權重
4.3.2 評價結果
4.4 評價結果分析
4.4.1 短期績效評價指標分析
4.4.2 長期績效評價指標分析
5 張北縣產業扶貧績效影響因素分析
5.1 皮爾森相關系數概述
5.2 模型指標選擇
5.2.1 農業產業方面
5.2.2 旅游產業方面
5.2.3 光伏產業方面
5.3 模型結果分析
5.4 影響因素分析
5.4.1 農業產業方面
5.4.2 旅游產業方面
5.4.3 光伏產業方面
6 基于績效評價的張北縣產業扶貧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
6.1 張北縣產業扶貧項目存在的主要問題
6.1.1 農業產業方面
6.1.2 旅游產業方面
6.1.3 光伏產業方面
6.2 基于績效的張北縣產業扶貧優化策略
6.2.1 農業產業方面
6.2.2 旅游產業方面
6.2.3 光伏產業方面
6.2.4 融合多種扶貧方式
7 結論
7.1 主要研究結論
7.2 存在的不足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
作者簡歷
致謝
中文詳細摘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居民感知的貧困山區旅游扶貧績效研究——以信陽市郝堂村為例[J]. 吳國琴.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4)
[2]國內旅游扶貧績效評估理論及方法研究述評[J]. 邢慧斌. 經濟問題探索. 2017(07)
[3]旅游精準扶貧效應及其影響因素消解——基于山西省左權縣的案例分析[J]. 黨紅艷,金媛媛. 經濟問題. 2017(06)
[4]海南省鄉村旅游扶貧績效及實證研究[J]. 楊柳.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2017(05)
[5]“送豬崽”與“折現金”:我國產業精準扶貧的路徑分析與政策模擬研究[J]. 李志平. 財經研究. 2017(04)
[6]燕山-太行山片區旅游精準扶貧模式創新研究[J]. 邢慧斌,席建超.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2)
[7]層次分析法的我國精準扶貧實施績效評價研究[J]. 陳愛雪,劉艷.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1)
[8]旅游扶貧模式和扶貧效應研究——基于海南省貧困地區的調查數據分析[J]. 張僑.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 2016(11)
[9]精準扶貧背景下產業扶貧的實踐模式及經驗探索[J]. 李榮梅. 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4)
[10]精準扶貧績效及其影響因素:基于東中西部的案例研究[J]. 陳升,潘虹,陸靜. 中國行政管理. 2016(09)
碩士論文
[1]河南省產業扶貧問題研究[D]. 王朋云.河南農業大學 2016
[2]精準扶貧背景下不同類型鄉村旅游經營者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D]. 陳湘漪.廣西大學 2016
[3]農業產業化扶貧的政策效果及影響因素研究[D]. 韓震.廣西大學 2015
[4]政府公共政策績效評價需求:動因、測量及影響因素[D]. 畢紫薇.華南理工大學 2010
本文編號:2918207
【文章來源】:河北農業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綜述
1.3.1 國外研究綜述
1.3.2 國內研究現狀
1.3.3 文獻述評
1.4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4.1 研究內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創新點
2 相關概念和理論分析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貧困的內涵與成因
2.1.2 精準扶貧的內涵
2.1.3 產業扶貧的內涵
2.1.4 績效評價的內涵
2.2 相關理論
2.2.1 公共受托責任
2.2.2 增長極理論
2.2.3 資源稟賦理論
3 張北縣現狀分析
3.1 張北縣基本概況
3.1.1 行政區劃與地理位置
3.1.2 資源狀況
3.1.3 經濟狀況
3.2 張北縣貧困狀況
3.2.1 張北縣貧困現狀
3.2.2 張北縣貧困成因分析
3.3 張北縣產業扶貧現狀
3.3.1 農業產業扶貧
3.3.2 旅游產業扶貧
3.3.3 光伏產業扶貧
4 張北縣產業扶貧績效評價
4.1 主成分法概述
4.2 評價指標選擇
4.2.1 短期績效指標
4.2.2 長期績效指標
4.3 張北縣產業扶貧績效評價
4.3.1 確定指標權重
4.3.2 評價結果
4.4 評價結果分析
4.4.1 短期績效評價指標分析
4.4.2 長期績效評價指標分析
5 張北縣產業扶貧績效影響因素分析
5.1 皮爾森相關系數概述
5.2 模型指標選擇
5.2.1 農業產業方面
5.2.2 旅游產業方面
5.2.3 光伏產業方面
5.3 模型結果分析
5.4 影響因素分析
5.4.1 農業產業方面
5.4.2 旅游產業方面
5.4.3 光伏產業方面
6 基于績效評價的張北縣產業扶貧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
6.1 張北縣產業扶貧項目存在的主要問題
6.1.1 農業產業方面
6.1.2 旅游產業方面
6.1.3 光伏產業方面
6.2 基于績效的張北縣產業扶貧優化策略
6.2.1 農業產業方面
6.2.2 旅游產業方面
6.2.3 光伏產業方面
6.2.4 融合多種扶貧方式
7 結論
7.1 主要研究結論
7.2 存在的不足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
作者簡歷
致謝
中文詳細摘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居民感知的貧困山區旅游扶貧績效研究——以信陽市郝堂村為例[J]. 吳國琴.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4)
[2]國內旅游扶貧績效評估理論及方法研究述評[J]. 邢慧斌. 經濟問題探索. 2017(07)
[3]旅游精準扶貧效應及其影響因素消解——基于山西省左權縣的案例分析[J]. 黨紅艷,金媛媛. 經濟問題. 2017(06)
[4]海南省鄉村旅游扶貧績效及實證研究[J]. 楊柳.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2017(05)
[5]“送豬崽”與“折現金”:我國產業精準扶貧的路徑分析與政策模擬研究[J]. 李志平. 財經研究. 2017(04)
[6]燕山-太行山片區旅游精準扶貧模式創新研究[J]. 邢慧斌,席建超.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2)
[7]層次分析法的我國精準扶貧實施績效評價研究[J]. 陳愛雪,劉艷.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1)
[8]旅游扶貧模式和扶貧效應研究——基于海南省貧困地區的調查數據分析[J]. 張僑.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 2016(11)
[9]精準扶貧背景下產業扶貧的實踐模式及經驗探索[J]. 李榮梅. 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4)
[10]精準扶貧績效及其影響因素:基于東中西部的案例研究[J]. 陳升,潘虹,陸靜. 中國行政管理. 2016(09)
碩士論文
[1]河南省產業扶貧問題研究[D]. 王朋云.河南農業大學 2016
[2]精準扶貧背景下不同類型鄉村旅游經營者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D]. 陳湘漪.廣西大學 2016
[3]農業產業化扶貧的政策效果及影響因素研究[D]. 韓震.廣西大學 2015
[4]政府公共政策績效評價需求:動因、測量及影響因素[D]. 畢紫薇.華南理工大學 2010
本文編號:2918207
本文鏈接:http://www.178750.tw/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18207.html
上一篇:黑龍江省金融精準扶貧問題研究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